当前位置:首页 > - 文章中心 > - 鼠害治理 |
鼠类对人身体和生活的危害
|
发布时间:2015/1/24 12:57:22 来源:太原消杀 浏览次数:4911 |
鼠类能传播各种人畜共患疾病,能携带200余种病原体,其中能使人致病的有57种,对人类危害性很大的有鼠疫、流行性出血热、钩端螺旋体病等。
鼠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传播疾病,除直接咬人引起外伤以外,鼠浑身沾满病菌,到处乱钻,活动到哪里,就把病菌带到哪里。鼠的粪、尿、血液里均可带有细菌、病毒,到处散布。跳蚤吸了鼠带菌的血液后再去咬人,把细菌传播给人,使人得病,传播流行病。
鼠疫病,是由鼠蚤带菌传播的。全世界第一次鼠疫大流行于6世纪,发生在中非地中海沿岸;第二次大流行于14世纪,发生在中亚和欧洲一带,死亡2500万人,占当时欧洲人口的l/4;第三次大流行于19世纪,发生在印度、日本、菲律宾、澳大利亚、中南美洲、中南亚地区,并波及欧、亚太平洋沿岸的大多数港口。据世界卫生组织(WHO,1974)资料介绍,全世纪与鼠疫有关的媒介保菌动物有200种以上。我国有10余种,如黄鼠、长爪沙鼠、布氏田鼠、旱獭、褐家鼠、黄胸鼠等。根据1971~1980年统计,全世界有鼠疫发病数为16289例,死亡人数为909人,死亡率为5.58%。我国在几百年前曾有一次鼠疫大流行,病死人数超过当时总人口的四分之一。在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时,东北、华北等地鼠疫曾流行,死亡人数难以计算。
流行性出血热病,是我国目前最严重的流行病。鼠类是该病的主要保毒宿主。30年代我国仅黑龙江省发生,目前已发展到全国20多个省、市,病死率高达5%一10%。一些农民染病后,无法从事劳动,造成田地撂荒,因病致穷,因病死亡。
钧端螺旋体病是人畜共患的接触性传染病,也是全球性传染病。家栖鼠类是主要的保菌动物,其传播途径主要是人体皮肤接触带菌鼠尿污染的水、土壤、植物等;或直接接触鼠尿和被感染的动物组织;或人们误食被鼠尿污染的食物和饮水。该病在南方稻田区流行比较严重,病死率也比较高。农民感病轻者丧失劳动力,末感病者也不敢下田管理水稻,因而造成水稻减产。
家牺鼠类在农、牧民家中常年破坏生活用品,啮咬衣物、家具,污染食品。1985年河南省调查1830户被鼠咬坏家具4113件。1982年沈丘县鼠咬伤小孩达87人。江西省星子县寥花乡不完全统计被鼠咬伤手脚、耳朵的有30多人,其中一婴儿被鼠咬掉眼睛致死。河北、湖北、贵州等地鼠伤人的事件屡有发生。在城镇鼠咬断电线,造成停电事故,影响工业生产、生活的事时有发生。
|
消杀案例 |
|
|